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村支部书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s:新书《官僚》正在连载中,如果觉得还不错的话,请各位书友通过窗口右边的直通车点击一下,顺便收藏,谢谢!

    ————————————————————————————————————————————————————当年仅二十二岁的李家康风尘仆仆的扛着行李回到家乡江南省西部的龙唐县大兴乡龙阳村时,那清澈的眼睛里流出了滚烫的泪水,顺着那张俊秀的脸流下来,与汗水混做一团,流入了脖间的衣领里。

    远处的大龙山郁郁葱葱,连绵起伏十八峰,像一道屏风,紧紧的贴在龙阳村的后面,碧澈的清水河静静的流淌在村间,田间饱满水稻在乡间的微风吹拂之下“哧哧”作响,村头的牛羊在那里安静的吃着青草。

    曾经有看地的风水先生说过,此地依山傍水,背后有屏障,是个大兴之地。

    记得当年的李木然老村长在听到风水先生的话后,那双混浊的眼睛里激动的流出了泪水,硬是伸出那干枯瘦瘪的老手拖着风水先生吃了一顿饭以作答谢之钱。

    多少年过去了,龙阳村不但没有兴旺起来,反而越来越惨淡。

    乡间的道路越来越烂,种地的人越来越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更有那龙阳村的闺女为了给自家兄弟找个媳妇,便牺牲掉自己,通过兑婚的方式,以此来成全大家的幸福。

    久而久之,乡间便流传了一句话“宁为龙阳村的一条狗,也不做龙阳村的女”,以此来哭诉龙阳村的穷苦。

    面对着事实,李木然老村长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念念有词“天呐,我龙阳村到底做了什么孽啊?为何就是兴不起来阿?”

    想起李木然老村长的话就如同一把利剑一般,深深地刺痛了李家康的心。

    “老村长,家康会努力让龙阳村兴旺起来的,这是我的誓言”,李家康朝着埋有李木然老村长的大龙山方向,嘴里振振有词道。

    作为江南大学经济系的优秀毕业生,李家康确实是有着这样的豪气与底气。

    二零零年,李家康作为江南大学校队队长,勇夺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百米短跑金牌,打破了江南大学金牌零的突破。

    二零零一年,在江南市的“七·一二”家家多超市特大火灾事件之中,李家康深入火海连救十三人,荣获了当年“感动华夏十大人物”见义勇为奖,受到华夏主席的亲切接见与会谈。

    二零零二年毕业前期,李家康的毕业调查论文《论建设有华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直接摆上了内参的首页,成长了各大部门的参考方向。

    按理来说,原本这样优异的成绩,是不会回到龙阳村的,起码也会进入一个好的地方去发展。

    这一切只因为李家康的父亲李一跟他说的话“娃啊,做人一定要有良心,对自己的恩人一定要努力相报啊”

    这个读过一些书的老父亲的话是有道理的,而且这段话里还有着影响了李家康一辈子的事情在里头。

    在李家康十三岁那年,李一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跑去挖煤窑,遭遇了坍塌事件。

    如果不是龙阳村的老老少少耗费整整三天时间挖出一条生命通道,把李一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的话,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李家康了。

    李家康至今都还记得老父亲当年的那番话,那番行为。

    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李一,挣扎着朝着乡亲们跪了下来,哽咽道“我李一上跪天地祖宗,下跪父母长辈,今天我却要给我的恩人下跪,你们不但挽救了我,也挽救了我的家啊”

    这样的一副画面深深的印在了李家康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所以,在面临征求意见的时候,李家康毅然拒绝了恩师,江南大学校长杨志推荐去江南省委财政厅工作的机会,直接参与省委组织部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活动,回到了龙阳村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

    “如今,是该相报的时候了”,李家康扛起行李毅然朝着龙阳村里走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