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82 章(这是她的错吗?必不能是。...)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生意的确很重要,但挣钱的初衷应该是全家一起过得好,母亲对父亲有要求,当她想谈论什么,父亲表现出无聊、不感兴趣并试图通过给钱或者送礼物打发的时候,她会不高兴。

    就算她谈论的通常的确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周五爷有充分的理由不爱听。

    但是理由或者说道理不应该是家人相处的基准,毕竟感情本就是不讲道理的东西,它让冷淡的人热情,让理智的人冲动,基于它人们可以心甘情愿做很多本来不愿意的事情,人们愿意为心爱的人一次次退让可不是因为他在理。

    我爱慕她。

    想了解她,想同她说上话,想区别于其他人成为她心里与众不同的存在,想为她做很多事,也期待有一天她愿意稍微回应我……

    周鹤延便在做这样的事。

    他很认真的在为两人之间打基础,以增加将来结成连理的机会。

    哪怕是戚敏,实际也才看到冰山一角,她不清楚周鹤延做的每一件事,但有一点她清楚的感受到了,周家这位少爷在讨好她,变着法的让她高兴。

    诚如她预料的,最近那封信在送到周芳晴手里的当天,五太太就知道了信上不需要保密的内容。五太太是有心去打探,正好周家女眷里面和戚敏认识的就她们俩,和别人聊戚敏的事很没有感觉,五太太来得巧,周芳晴欣然分享了信上写的内容,就包括戚敏那个感慨。

    “敏姐姐问候了我们,她说她这一段时间还挺忙,隔壁伯父家添了人她跟着一起应付了不少亲友。十一哥送的什么签筒好像也派上了用场,来找她求签的多得骇人,还有他父亲学堂那边……虽然事这么多,她说自己还是尽量心怀感恩的使用了十一哥在之前送去的礼物,她挪出不少时间耗在书房,还顺便读了点书。”

    五太太点头:“我上次过去同她当面聊过就知道,那孩子不一样,你看咱们家姑娘都是认字的,还能起诗社,算得上是才女,戚敏她却比你们还要有见地,说的话句句都不一般,她必然度过许多书。也是,戚家虽说是镇上的,底子很薄,她父亲却是教书先生,是学问人。”

    周芳晴:……呃。

    看她表情怪怪的,五太太挑眉:“咋?”

    “……敏姐姐说她当初认字之后就没怎么进过书房,好像是因为对读书的记忆不怎么美好,她说最早翻开书就头痛,还觉得当时人小心浮气躁坐不住,最近又想读读书写写字,发现依然不是那块料,书里面的内容还是挺有意思的,读起来脑瓜子疼。”

    这把五太太说懵了:“觉得有意思又怎么会脑瓜疼?不是自相矛盾?”

    “所以她问我平常读什么书?有没有相同的感受?她说恨不得把写书的揪出来,让下次再写什么新书时就像写诗那样一句一断,统统断开,省得通篇看下去密密麻麻都是字,噢……还希望我们去信时也多为她考虑考虑,她说太讨厌写信写长句让人不细品就看不明白的家伙了。”

    周芳晴认为这句是整封信的重点,觉得有必要传达给十一哥,才特地告诉五太太。

    五太太会意,正好她最近每天都要去看看儿子才安心,这天过去就提到周芳晴收到康平镇来信以及自己打听来的内容。

    周鹤延听说戚敏在练字,就挑了挑眉。

    又听说她顺便读了点书,但是把自己读到一个头两个大,姑娘没怎么反省自己理直气壮嫌弃起写书的人,觉得是人家不会写,说话还要断句呢,写书居然不断句。虽然说想看的人总有办法将它搞懂,但书是什么?是传播学识的工具,工具这种东西,不是越方便越好?

    周鹤延之前真没想过这个,因为怎么说呢?

    他从识字开始,看的书都这样,都习惯了,加上本人脑力很好,阅读能力强并且记性绝佳,别人觉得艰深晦涩的书籍他读着通常也不费力,不敢说绝没有能难倒他的,至少目前读过的书里面没有,一本也没有。

    这就好像学神不理解学渣的苦,一些问题对他们来说看一眼就会,他根本不明白怎么会有人觉得困难。

    假如说换个人这么讲,周鹤延绝对不会体贴到为对方着想,只会觉得这都看不明白只能说明你没那天分,做点别的不好?干什么白费力气?

    是心上人的话……

    那肯定不是没天分。

    戚敏呀,多聪慧的姑娘,没道理府上姐妹能读的书她不能读,应该是寻常人家给姑娘的栽培少,能认字已经很了不起,她没熟悉这样的书写方式。

    这是她的错吗?

    必不能是。

    所以说这种书写方式本身就是有不足的,它的不足就在于大大太高了学习门槛,给基础薄弱却有心想读书的人造成了很多不便的同时,的确存在句意不明的问题。

    根据他的读书经验,每本书里其实都有那么些句子,换个断法就等于换了意思。

    虽然多数时候都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判断写书人的真正意图,也有极个别哪怕联系原文,也不能完全确定,它几种不同断句方法都解释得通……

    周鹤延寻思了下,后来使人去请了周彧,堂兄弟两个一碰头开门见山,周鹤延同周彧确定了之前来府上做客的宗平之后还又要出书的意思,就让周彧请他来做客。

    周家少爷请客的理由是现成的有——做茶会谈天说地。

    他们就在初冬时分做了次茶会,闲谈时周鹤延说他近来同人书信往来时,一句话没写明白险闹了笑话。这就是个无中生友的故事,听的人不知情,认真听完了他提前编出来这一出,周彧感觉他意有所指,但是参悟不透,倒是宗平,当时就起了共鸣,不好意思说自己刚来的时候差点被这些竖排没有标点的书给逼死,他也来了个无中生友,点头说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还不止一次,每次碰上那种情况就想着要是写信的时候就能断句断明白多好呢。

    这样句意清楚了,读起来更快。

    宗平又好像忽然想到,说假如规定一些分隔符号,大家甚至可以通过使用的符号来判断句子的情绪,这样还有辅助阅读的功能。

    他活像从周鹤延这里受了启发,当场提出可试试看,说要回去好好想想。

    周鹤延同他提这个主要也是想看他的反应,毕竟认识的里面他是最会来事正好目前在做的也是相关的事情,并且做得还很兴旺。

    如果说有谁可以推动这个,最有可能就是这个宗平。

    毕竟谁都看出他想和周家人搞好关系,他也喜欢做出风头的事。

    宗平早就在怀念标点符号了,之前缺了个契机,周鹤延一提,他立刻想到自己接下来可能会做一点更加接地气的小说类型的书,那种书可不像诗词。

    诗词的话,哪怕没标点,在排版时就天然断句了。

    小说的话,一整版密密麻麻全是字和用标点断得明明白白的比起来,显然后者更便于阅读,这种通俗文学作品,就不能设置太多阅读障碍,门槛得低。

    远在几百里开外的戚敏成功证明了自己的影响力,她随意一个抱怨又给了宗平新折腾的动力,当然这件事不会容易,之后他会遇到的阻碍是可以想见的,但是怎么说呢?

    爽文男主想做的事难道会做不成?

    在这些方面,戚敏对他十分信任。

    又换域名了,原因是被攻击了。旧地址马上关闭,抢先请到c>l>e>w>x>c点卡目(去掉>),一定要收藏到收藏夹。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