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115 章(我,秦始皇,打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从本心上说, 在这种时候戚敏不愿有太高的存在感。但现实是,越是这种非自身可以解决的事情,被迫蒙受损失的人就越想有个确切说法。

    最怕什么?

    最怕看不到头。

    不管怎样的惨剧, 只要有结束, 并且你知道大概会结束在哪天咬咬牙就撑过去了,要是特别漫长靠硬撑撑不过还可以另外盘算。

    可要是心里没底, 做决定时势必会左右摇摆。

    拖着等吗?要等多久生意才能恢复呢?

    还是暂时结束掉不方便做的,去做即便是现在也可以做的那些——也就是从百姓生计相关朝廷任何时候也不会动摇的买卖?

    有个问题是隔行如隔山,要顺利跨过去很不易,要是付出精力财力投入极大的跨过去了, 新的生意刚做起来本来被迫停掉的旧行当复苏了怎么说?之后难道资源对分双线并行?做得好可以说是开辟了新事业, 要是首尾不能兼顾两边全给搞砸了这是不是决策大失误?真就不如安心损失着等。

    情况的未知使人看不清前景。

    看不清前景就很容易做出错误决策。

    在这种关键节点,急需要安定心神的富商老板们可不得积极求见戚敏。不夸张的说,此时此刻,他们亲生爹娘的话可以不听但戚敏说的人们肯定会听。

    戚敏知道很多人想见她, 戚鸿也知道。

    最近这半年因妹妹说暂不回去对家里更好, 戚鸿没有异议, 他趁着金碧辉煌暂时开不起来的功夫,跟着学了不少。本来金银首饰这个行当戚鸿是完全陌生的, 他只见过做出来的成品,不知道要怎么提炼怎么加工制作……现在知道了。

    虽然说这一年没干成多大个事,也没赚到太多钱, 他感觉还挺踏实。

    每天啊,学本领、结交朋友、为妹妹张罗些事……也抽空到处去看,戚鸿在禹州都混熟了, 最近他在考虑趁着天还没有完全的冷下去,在府城置办点过冬的物件, 送回去。也和妹妹商量一下,看她认为还要在这边多久,过年之前回不回去?

    在戚鸿心里,纵使天塌了过年肯定要回去啊,结果就传来那个噩耗,他再也顾不上旁的,立刻找到妹妹询问:“妹你当初那么说,说生意不急,回去也不急,是不是因为这个?你很早就看出来了?”

    “看出来一点。”

    戚敏说的一点,真的就只是一点,因为她是金手指算命,通常需要和本人面对面,换个说法就是对戚敏来说,除非你是这件事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人,否则在你盘上不会有相关的呈现。

    比如说全国很多人都会因为这事受波及,很多铺子暂时不能开了,之后能开了也不好做。

    因为人人都知道皇上十分重视太子,他们父子感情非常坚实,太子的逝世可能引起的风暴就更大,闹到现在实际的影响面其实还控制在京城一带,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也都谨慎小心起来,很怕因为自己态度不到位稀里糊涂牵连进去。

    扯远了……

    受影响的人那么多,能利用他们当突破口去推敲事情本身吗?

    不能啊。

    说难听点,对老百姓来说这就是时代的一粒沙飘下来落在了他的身上,从头到尾这和他们没有任何相干,体现在命盘上也就是年景不好,少有好运,凡事谨慎小心。太子死不死皇帝伤不伤心和他们八竿子打不着,自然也就没有显示。

    放眼本府,和这能沾点关系的人很少。

    要不是当初见了知府夫人,她连事件的轮廓可能都看不到。即便见了知府夫人,因她同事件的关联并不是很大,只是个间隔了好多层的受益方,太子身陨促使六皇子走向权力中心,六皇子得势他手下的人自然会得意起来……仅仅只是这么点干系。

    戚敏说一点点是准确描述,却被戚鸿视为谦虚。

    戚鸿按着胸口哼哼:“妹你也不早点说声,天知道我今天乍一听闻险些吓死,怎会这样?太子太孙外出不得有好多侍卫随行保护?我还听说皇帝出来沿途连看热闹的都得驱散,谁也不准围在官道两旁,滋事者死,怎么这还出事了呢?”

    戚敏无奈表示:“我说哥啊,有件事你得知道,唯独在生老病死这些事情上,皇帝或者说太子和我们是一样的。我们周围有忽然重病的吧?他们也会;我们周围有摔伤碰伤的吧?他们也有;那我们周围难道就没有忽然去世的人吗?因为各种理由丢了性命的天天都有,这次是皇家的碰上了而已。真要推敲起来,最可能稀里糊涂丢了性命的不就是他们那些人?普通人平白无故谁会天天盼着你死呢?”

    其实只要翻过几本历史书就知道,皇帝包括他们儿子的寿命甚至不及太监,太监的平均寿命也比这些天潢贵胄要长。

    就算这时候的平民没取到去读史,换个角度想啊,一个朝代命长点的才二百来年,就这种二百来年的,很多还有一二十个皇帝。这里面有几个能活到七老八十?所以说很多皇帝根本不用考虑什么长命百岁的问题,他们就没机会活到百岁那坎上去,能到六十就不短了。

    寿终正寝的很多才五六十水平,大鱼大肉吃出三高、磕丹药修仙、沉迷美色掏空身体的这些二三十就没了也不奇怪吧?

    历史告诉我们,皇家最会出离奇死法,那些个“贵人”怎么完犊子都有说法,可以解释。

    太子太孙有那么多人保护怎么就双双去世了呢?

    这还不简单啊。

    要不是有人想让他们死,干了点啥。就是生死簿那么写了,老天爷想在那天带走他们。

    戚敏语重心长的表示皇帝会安排人去彻查,这不是需要老百姓去议论的事。

    “……”这不是人都有好奇心?“妹你才是干大事的人,真稳得住。”

    “隔这么远,和咱们又无甚关系。”

    戚敏想了想,道:“之后几天要是有人想见我,哥你帮着甄别一下。”

    “要见?”

    “见,我有分寸,知道该怎么答。”

    戚鸿觉得肯定有人会问起太子太孙那出,禹州城里这么多人还能没有一个好奇心重的?

    但是戚敏无所谓这个,用她的说法,想知道太子去世的真相,想详细知道的话,他身边至亲的总得请来一个面对面。

    太子至亲的都有谁?

    ——皇上、皇后、六皇子、或者太子妃!

    谁请得来?

    情况就是别说戚敏不想多谈,就算她想,通过禹州这边能接触到的人能了解些什么呢?顶多能看到京城那边的风暴会不会席卷过来,可能带来多大影响罢了。

    听她这样说,本想自己出面去打发那些人的戚鸿点头表示知道了。

    随机将“打发”改为“筛选”,把那些人品不好做事不正派或者自以为是脾气大难沟通的全给刷了,余下几个各方面还行,不说多好至少外边风评也不太坏的放到妹妹跟前来。

    本来基于对命主隐私的尊重,他自己带来的人也就罢了,戚敏这边会清场的,哥哥通常不留下。

    这不是非常时期吗?

    出于对妹妹的保护,戚鸿领着人进来之后没立刻出去,就在一旁坐下了,在人看过来时还道:“没关系吧?没有我不能听的东西吧?不方便的话要不今天就算了。”

    “……方便,很方便,我想问的也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事,主要想请居士给看看,现在闹得这些啥时能过去?又要到啥时我生意能回到以前?”

    ……

    花大价钱求过来的多半都是问这个,对于太子太孙遭遇了啥大家不是不好奇,主要还是不敢,不敢贸然打听。

    皇家的事,在心里想想也就得了,要说也和亲兄弟这种,还得关起门来悄悄地说,出来外面公然谈论招来官差也有可能。

    就算真有蹊跷皇帝会为他儿子讨这一笔债,哪用得着老百姓来操心?

    这些人纷纷提问了与自己相关的事,得到的结果不容乐观。戚敏的意思是,都不用怎么看她就知道朝廷不可能强行让民间为太子太孙长时间的服丧,重点还不是吃不吃肉的问题,重点是服丧期间男女不可以同房,不同房十天半个月没什么,三个月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