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九章 盘根错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咽着对江逐流说道:“江兄弟你就别拦他了,让他给你拜一拜吧,不然他心中难受。”

    江逐流苦笑道:“郭大嫂,你和郭主簿这是演的那一处啊?把江舟都弄糊涂了。”

    说着,江逐流就把郭松强拖起来,扶他坐在椅子上。郭松掩面而泣,五十多岁的人却象一个大孩子一般,让人看得好不心酸。

    江逐流吩咐张保出去打来一盆水,湿了一条毛巾,让郭妻为郭松擦去脸上的眼泪。冰冷的毛巾一擦脸,郭松的情绪慢慢的平复下来。

    歇息了片刻,郭松抬起头望着江逐流,嘴唇哆嗦着说道:“县丞大人,属下这里多谢你替我教好了孩子。属下五十六岁了,垂垂老矣,唯一的希望就是郭家这根独苗,可是他生性顽劣,整日里惹是生非,现在县丞大人想出办法帮我把他调教过来,这对属下恩同再造,你就是我们郭家的大恩人啊!”

    “郭主簿,你这样说实在让江舟汗颜。”江逐流拱手道:“从职位上来说,你是我的下属,但是从年龄上来说,你是我的长辈。做长辈的有个什么麻烦事,我们做小辈的为长者分忧解愁本来就是份内之责。”

    郭松老脸通红,江逐流的话更让他无地自容。他想了一下,猛然从座位上站起,深深对江逐流拜下。

    “县丞大人,你对老郭家的大恩大德郭松无以为报,唯一之计就是把这条老命卖给县丞大人了!县丞大人,你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郭松即使赴汤蹈火、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张保也跟在一旁拜下:“县丞大人,你对郭大哥的好俺张保看在眼里,俺张保最佩服讲义气的人了,以后县丞大人的事就是俺张保的事,只要你一声令下,张保当为你冲锋陷阵。”

    “哎,郭主簿、张县尉,二位言重了!”江逐流连忙上前扶起两人,“阳县没有知县,你我三人合起来承担知县之责,我们三个就相当于阳百姓的父母官,所以我们三人一定要齐心协力,为阳百姓做主,为阳百姓分忧啊。”

    三只手紧紧地握在了一齐!

    *********************

    有了郭松和张保的协助,江逐流很快就弄清楚了方氏兄弟官司的来龙去脉以及隐藏在两兄弟身后的盘根错节的势力。

    官司的起因并不复杂。方老太爷还在世的时候,方氏兄弟就不和,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天天恶斗,偏偏谁也奈何不了谁。方老太爷一去世,就给两兄弟一个比拼的机会,看谁能压倒谁。

    方魁的妻子是祥符县知县王耿铭的千金,而王耿铭的岳丈又是宿州观察使,知天雄军的陈尧咨。(军,在北宋是和州、府级别上相等的行政单位,只是面积稍小。知军就相当于知府。)

    江逐流早就知道陈尧咨的鼎鼎大名了,上高中的时候学过一篇文言文《卖油翁》,里面讲的就是幼年陈尧咨的故事。陈尧咨幼年

    杨柳就能十中**,经过卖油翁的教训,他更是苦练年后号称百步穿杨百发百中。

    陈尧咨武艺高超,却脾气暴躁,对下属动辄痛打,对同僚和上司也不放在眼里,一旦吵闹起来就喜欢老拳相向。其实别说是同僚和上司,就连太后他也不放在眼里,当初他在开封府任上,太后下懿旨调他到天雄军担任知军,他嫌天雄军太小,竟然不领命,最后让太后把他招进宫内软语相求,他才赴任。

    这些秘辛,若非江逐流在张震的手卷上看到,他根本就不会相信。手卷中写到,陈尧咨敢如此放肆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有足够的放肆本钱。其父陈省华,自太宗时就官拜宰相,故交下属满天下。其长兄陈叟,状元出身,真宗年间官拜宰相。二哥陈尧佐,和大哥陈尧叟同科进士,目前官拜枢密副使。陈咨本人也文武双全,不但武艺出众,更是宋真宗咸平三年的状元出身,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家世,陈尧咨又如何能够不牛?

    相比起大公子方魁,二公子方磊身后的势力却一点也不弱。

    方磊的岳丈是青州通判路长发,路长发的姐姐却是前参知政事陈彭年的儿媳。陈彭年现在虽然故去,但是京畿道转运使田方安却是陈彭年的同乡,和陈彭年的儿子陈元登相交甚密。阳县就位于京畿道的治下,审理方磊的官司所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郭松在阳县任了八年主簿,自然对中间的关窍知道的一清二楚。

    可是也有郭松不知道的,那就是陈尧咨和陈元登背后还有势力。这一点江逐流却很清楚,有了张震的官场秘辛指引,江逐流比起只能看到前台人物的郭松,自然要多知道很多东西。

    陈尧咨父亲陈省华历经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对大宋忠心耿耿。他的三个儿子受他的影响,也是铁杆的保皇派。所以陈尧咨虽然性格暴虐,但是却和哥哥陈尧叟、陈尧佐一道,站在前相王曾、副相鲁宗道、太子太傅兼应天府尹晏殊一边,一心要扶持小皇帝赵祯。

    陈元登的父亲在世的时候,就和丁谓交好,现在陈彭年虽然故去,陈元登却成了丁谓的党羽。丁谓虽然是宰相,但是却几乎控制了朝堂的大部分官员,纵使太后和皇帝赵祯的旨意,如果没有得到丁谓首肯,却也执行不下去。他的势力几乎可以与保皇党和太后党并驾齐驱,被称为丁党。

    现在这场官司,表面上看是方魁和方磊两兄弟之间的争斗,实际上却是保皇党和丁党之间的势力较量,谁也不愿意在这场争斗中被对方占了便宜,失了面子。

    在保皇党来说,支持方魁不单单是因为陈尧咨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方魁是长房所出,代表着方家正朔,就好比小皇帝赵祯年纪虽小,却代表大宋王朝的正统一般,即使是刘太后,也不能大过小皇帝,更何况一个丁家溜须宰相乎?

    对于丁党来说,支持方磊,打击方魁也有着极强的象征意义,他们要让那些不识时务的老顽固看看,若是不投靠丁相,即使是有皇帝的支持,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因此,这么一起简简单单的争夺家产的官司,最后却演变成朝廷两大势力的角逐,谁都不能后退一步,谁也不能输下一局。所以才会有六任知县、五任县丞要么被罢免、要么挂冠而去,最后竟然出现无人肯到阳县任职的奇怪局面。

    可是,江逐流实在是纳闷,这么一个两大势力的角逐场所,钱惟演为什么要把他举荐到这里?难道是想通过这场官司探明他的政治取向,看看他究竟是投向保皇党还是投向丁党不成?

    绝对不会这么简单!江逐流觉得钱惟演一定有更深的居心。他苦苦思索,逐渐推测一个大致上可以说得通的脉络,但是前提必须是,钱惟演是太后党的人。

    假如钱惟演是太后党的人,那么他把江逐流派到知县和县丞空缺了两年之久阳来,就好比是在一湖刚刚平静的深水里面扔了一颗炸弹,正好可以打破这相对的平静。这样,太后党人不但可以在一旁笑看丁党和保皇党的恶斗,还可以乘两派恶斗无暇他顾之机扩大太后党的势力。

    张震的话也从另外一方面验证了江逐流的推测。张震曾经对江逐流说过,他此去东京,刘太后和丁谓都会拉拢他的。江逐流已经见到了丁谓的拉拢,但是刘太后这边却没有动静。现在,钱惟演把江逐流举荐到阳县来,正好证明了刘太后拉拢他的意图。

    江逐流在阳,对于方家两兄弟的官司无论怎么判,都会得罪丁党和保皇党中间的任意一派,甚至两派都会得罪。他要想求自保,必须寻找更大势力的庇护。那么这更大的势力是谁呢?当然是垂帘听证的刘太后!

    最新全本:、、、、、、、、、、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