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七章 初试啼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的人手不够,能不能提前一日把那二十个案件所涉及的原被告及证人都传唤到呢。

    张保连忙向江逐流保证没有问题。

    张保这边的事宜安排完毕,江逐流又对郭松说道,他到阳县当县丞,不光是为了审理案子,也要解决阳县百姓的生

    ,考虑阳县众百姓的福,所以希望郭大哥养好身阳县钱粮税赋方面的情况列出来,还有目下急需为黎民百姓解决的问题列出来。江逐流将在双日处理这些问题。

    郭松连声说是,说他的身体已经恢复的**成了,下午就可以到县衙办公,最晚他在明天上午会把阳县钱粮税赋、国计民生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整理出来,交给江逐流。

    商议完毕后,江逐流遣走张保和郭松,单独躲在架阁库内恶补大宋律,连午饭也让冬儿给他送到架阁库来。他一目十行,翻纸若飞,脑子中超强的记忆细胞开始急速转动,把每一行字都变成记忆符号储存在脑子里。

    对江逐流来说,用一个多时辰来记住一本大宋律不算什么难事。在河南财经学院上学的时候,他曾多次创造过奇迹,厚厚的一本书,一学期一页都没有看,临考试前翻看两三个小时,竟然都能考个**十分。现在这本大宋律,对江逐流来说只不过是另外一场考试。

    到了升堂问案时间,江逐流带着厚厚的大宋律坐在公案后面。早有衙役把情况写上来,下午原被告双方和证人都到齐的竟然有二十五个。这也在江逐流的意料之中,既然他们都准备挨一顿板子了,自然会把人都弄齐,要不然岂不是挨了板子还不能判案吗?

    江逐流派人到架阁库拿来诉状,依次看来,什么争水争地、悔婚退礼、嫂子改嫁、逆子不孝等等,什么案子都有,真是五花八门!

    这些官司纠纷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有些是比较重要,比如争水源、争土地,北宋是农业社会,农民全靠土地来刨食吃,土地就是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发生纠纷不足为奇。有些事情以现代的眼光来看真的是无足轻重,或者更严重的说,叫做无理取闹。比如一件案子状告逆子不孝,就是一位老太婆觉得儿媳太过俊俏容易招惹是非,硬要儿子休了儿媳,儿子不同意,老太婆就告到县衙。而且还要甘愿先挨二十大板的皮肉之苦也要先让江逐流审理她这个官司,这真是莫名其妙。

    江逐流把这个逆子不孝的案子放在最后,先从第一起官司审起。这一下子可把张保和众衙役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有官员能在那么短时间内审完案子的。

    江逐流审案非常简单。他把原告叫上来问几句话,然后又把被告叫上来问几句话,然后再问双方证人几句话,然后就提起笔来刷刷写好判断,当堂宣读。原告被告听后无不咸服。中间纵有对江逐流的判案表示不服气的,江逐流就当场翻开大宋律,让他自己查看,又不识字着,江逐流着人为他解释。这些人看过大宋律原文,或者听过别人的解释后,对江逐流的判决再无话可说,俱都表示心服口服。

    公堂下也有一些精通大宋律例以诉讼为业的讼棍,他们或是受了某些有心人的指使,或是欺新来的县丞大人年轻,想在下面起哄浑水摸鱼,可是没有想到,江逐流的断案字字准确,巧妙无比。更难得的是,江逐流在保持对大宋律精确理解的同时又能别开思路,既照顾了法理又兼顾了人情,让原告被告双方俱都满意,皆大欢喜。这让公堂下的讼棍心中有种秋日将至的凄凉,有了这样的县丞大人,他们这些讼棍还有什么市场啊?

    江逐流在公堂上朱笔批个不停,两个时辰过去,竟然断完了二十四个案子。就剩下老太婆状告逆子不孝的案子了,江逐流想回避也回避不了了。

    县尉张保和众衙役看得眼花缭乱,县丞大人真的是太神奇了,简直是狄仁杰再世啊。谈笑风生间就断完了二十四桩官司,他半日竟然相当于别的县太爷的一个多月,效率真是恐怖的惊人。

    江逐流这一停下来,一看公堂之下,他自己也不由得愣住了。按理说只剩下最后一桩官司了,下面的人应该走的差不多才是,怎么人会越来越多呢?

    原来,那些已经断完官司的人根本不想走,和张保以及众衙役一样,他们觉得看江逐流的断案太过瘾了,简直比那些打野呵(指北宋说书为生的流浪艺人)的话本中所讲的还要精彩。即使诸葛孔明复生恐怕也说不出县丞大人那些精妙断语吧?

    最新全本:、、、、、、、、、、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