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三章 混账政令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啊!)当下江逐流和李金宝说定,明日江逐流先启程赶往永安县。而李金宝则要多在家中呆上几日,等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停当后,再到永安县江逐流麾下效力。第二日一早,江逐流辞别李金宝父女,骑马绕城而过,向永安县而去。到了中午,江逐流赶到了永安县城。永安县城地处洛河南岸,南依嵩山、北临洛水,端是一处物华天宝、风景秀丽之地。自从太祖赵匡胤把赵氏皇陵选在永安县之后,满朝文武大臣都争先恐后地把埋骨之地定在永安,对于那些为宋朝立下大功的功臣,又或者一些极尽圣宠的大臣,皇帝会下诏书,允许他们死后葬在皇陵之旁,当做是一种荣耀。而那些没有皇帝诏书的大臣,虽然不能紧紧葬在皇陵之旁,也要想办法在永安

    县找一块墓地,以沾沾皇家的龙气。达官贵人是如是之想,那些小官小吏自然也不能免俗,如果有机会,也是会想尽办法在永安县找到一块埋骨之地。如此一来,永安县不但聚集了大批买卖陵墓材料的商人,还有大批修建陵墓的工匠也涌进了永安。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也刺激了永安县的商业经济的发展,所以一个小小的永安县城,繁华程度竟然丝毫不逊色于州府之城。江逐流来到永安县城城门,却见上百个挑柴之人拥堵着城门在那里吵吵嚷嚷,把许多进城的人都堵在外边。

    江逐流悄悄地拉一位旁观者,问他是怎么回事。那人指着城墙上一张官府告示对江逐流说道:“前几日,永安知县宋佐之子因为调戏一位卖柴的女子,被几个卖柴人给围殴致死。因为事发的时候是夜里,那几个卖柴人都逃掉了,到现在宋知县还没有抓到一个凶手。所以宋知县一怒之下,贴出这张告示颁布了一条限柴令,说为了县城的治安,每日只允许两百名卖柴人进入县城。那在限额之外的卖柴人一律不得进城。这些卖柴人就是被限柴令堵在城门之外,在和守城的兵丁吵闹。”江逐流感到很诧异,知县的公子被打死了,竟然抓不到凶手,这也太奇怪了吧。这些卖柴人不都是永安县乡里的人吗?按照线索排查不就行了吗?

    那人听了江逐流的话,笑道:“公子一定是外地人,不了解永安县的情况,这永安县因为是我朝皇陵所在,为了保护龙脉风水不被破坏,朝廷禁止百姓在山林中砍柴。这乡间百姓尚好办,可以用麦秸、谷草等烧饭取暖。县城内的百姓就不行了,他们烧饭取暖的柴薪必须向外购买,你看外边这么多卖柴之人,他们都是外乡人,从远处州县挑来柴薪到永安县城来卖。那几个打死知县公子的也是外乡人,在本地无根无底,他们打死人后一哄而散,让知县大人到什么地方去抓他们啊?”江逐流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望着门外百十来个卖柴人又问道:“其实不让他们进城,他们也可以在县城外卖柴啊。百姓们可以出了城门买柴,然后再挑入城内啊。”那人苦笑道:“知县大人早已经下令,凡是挑柴超过十斤者的,不管是自用还是买卖,都视为卖柴人,不得进入城内。所以即使县城内的百姓出来购买柴薪,也无法拿回城内。如果几斤几斤的购买,岂不是每日都要出城购柴?这样一来,哪有时间再做其他营生?唉,本来永安县城的柴薪价格就比别处贵了几倍。现在限柴令一下,即使是贵几倍,怕也买不到了。我们老百姓怎么办?总不能吃生米生面吧?”江逐流也跟着摇了摇头,这个宋知县真是笨蛋加混蛋。自家儿子因为调戏妇女被打死了,破不了案子已经够无能了,怎么能把怒气撒在卖柴人身上?这种混蛋加八级的限柴令不是明摆着让城内的百姓跟着遭殃吗?不过这事江逐流也只能自个感叹一番算了,他是山陵使承事郎,不是河南府知府,无法干涉永安县知县的政令。江逐流牵着马,绕过那一群卖柴人,来到城门口亮出告身,守城兵丁赶快放行,山陵使司衙门的人,个个都是钦差大臣,属于可以在永安县横着走路的人,谁敢怠慢?江逐流问明山陵使司别衙在县城中的位置,谢过兵丁往里走去

    最新全本:、、、、、、、、、、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