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以貌察人,1分钟读懂对方(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个人的外貌是一个人内心的显示屏,它能流露出比言行更为真实的信息。如果你能快速地读懂对方的外貌,那么,你就能瞬间了解对方。

    1.看相貌,知性格

    相貌是人天生的,他们和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性格是指人对现实中客观事物经常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比如说,有的人小心谨慎,有的人敢拼敢闯,这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人们根据他们外现出来的习惯化了的特征来判别这两种人的性格差别。

    性格的形成固然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是在后天环境中磨炼出来的。而且,定型之后,有很强的稳定性。一夜之间判若两人的情况多半属短期行为,是因为受到莫大刺激突变的结果,一段时间以后,固有性格又会重现,这是因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缘故。性格成形稳定后,既不容易改变,对人的行为也会产生极大的支配作用。习惯了逆来顺受的人,如果不经历大波折、大痛苦,是很难迅速转变成一个坚决果断、有气敢往别人身上撒的人的。

    在需要做出大决断的关头,最能体现一个人性格的优劣:决断之间,几乎已经裁定了成功与失败。性格优良的、在错综复杂的危机时刻,沉得住气,全神贯注于问题之中,心无旁骛,不为他事所扰,像钉子一样专攻一点。因此,能够获得成功。排除巧合、运气因素外,这中间是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发挥关键性作用。

    专家研究发现,一个人性格与相貌有很大的关系。

    体貌高大,仪表堂堂,生此相者,掌重权,具有很强的决断力和行动力。而厚朴稳重之相,性情温顺和气,行动老练持重。

    历史上关于这类事情,有许多趣话。

    吕公到沛县客居,县令待为上宾。有一次吕公祝寿,萧何担任主吏,负责迎接宾客和收受贺礼,送礼不满一千个钱的人,在堂下就坐。高祖写了张礼单“贺钱一万”,其实一个钱也没带。吕公大惊,看到高祖的相貌,就非常尊敬他,酒宴快结束的时候,吕公说:“我从小喜欢为人看相,相过的人已经很多了,没有一个比得上你的相貌,希望你好自珍爱。我有一个女儿,愿意把她嫁给你做扶箕扫帚的妻子。”酒宴结束后,把女儿嫁给刘邦,这吕公的女儿就是吕后,生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

    过去,汉武帝喜欢打猎,有时是群臣俱往,盛况浩大,有时则是轻服便装,只带小队人马。有一次轻服便装打猎晚归,路经一村子借宿,开门的老头见来者不善,带着弓马刀箭的,以为是盗匪,不敢怠慢。待汉武帝一行人歇下后,老头子找老太婆商量,想去招呼集结村中的后生小伙子来攻打这群“强人”。老太婆急忙止住老头子:“我看那领头的人气度不凡,容貌之间有种顶天立地、不为事势所屈折的气概。这不应该是普通贵人的容貌,一般盗贼更不用提了,还是谨慎一点好。”

    汉武帝的侍卫自然将此话听在耳中,报告给汉武帝。第二天早起,见一夜无事,老头子心中稍安。不过数日,朝廷下旨封老头子夫妇的官。原来汉武帝惊奇于老太婆的识人能耐,故有心照顾二老。

    如此看来,老太婆虽没有多少官场经验,但生活经验却教给她一些相貌与人的性格、品质、才能的关系,因而有此趣闻留传后世。

    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对方身份以外,还要注意观察对方的性格。一般说来,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往往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相貌变化等方面流露出来。人的相貌和性格有说不清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古人认为,好的面色是:面相有威严,意志坚强,富有魄力,处事果断,无私正直,嫉恶如仇;秃发谢顶,善于理财,有掌管钱物的能力;颧骨高耸圆重,面目威严,有权有势,从人依顺;颧高鼻丰并与下巴相称,中年到老年享福不断;颧隆鼻高,脸颐丰腴,晚年更为富足;颧骨高耸,眼长而印堂丰满,脸相威严,贵享八方朝贡。

    识面认为不好的脸色是:颧高脸颐削瘦,做事难成,晚年孤独清苦。颧高而鬓发疏稀,老来孤独;颧高鼻陷,做事多成亦多败。薄脸皮的人常常会被误认为高傲,或者低能。这些误解更增加了薄脸皮在人际交往中的困难。因此,他们在处理问题时常常不敢大胆行事,宁愿选择消极应付的办法,他们对工作往往但求无过,不求有功,怕担风险。然而,脸皮薄的人并非一无是处。一般说来,脸皮薄者的为人倒是比较坚定可靠的。他们是好部下、好朋友,在特定的狭小范围内,还可以充任好骨干。

    人体貌文秀清朗,姿容朴实端庄,神情自若,是聪明睿智灵活机巧的人,做事有创造性和进取心;质朴而不清秀的人则性格内向性情孤傲。

    体形孱弱,神色浑浊萎靡,脖子长、两肩缩、脚歪斜、脑袋偏、凶神恶煞之相的人,心地狭窄,性情卑劣。

    削薄软弱、体貌形状孤单瘦弱的人,性情孤僻、内向、怯懦,愚昧无知,意志薄弱,为人处世没有主见,无所适从;粗俗鲁莽之相的人,性格反常不定,喜怒无常,不能自持。

    “中年发福”的人,大多正值体力最壮旺的黄金时代。他们能够很优越地顺应周围的情势,给人一种温馨。他们多属于活动性的人,被人奉承时,往往做顺水推舟的姿态。这种人虽然常施小计偷懒,但并不被人憎恨,他们中很多人会被周围的人原谅,从而还颇受欢迎。活泼开朗、乐于助人、行动积极、善良而单纯是这类人的性格特征。他们经常保持幽默感,显得充满活力,同时也有稳重、温文的一面。

    这种类型的人,有很多是成功的政治家、实业家和临床医师。

    因为他善解人意,头脑敏捷,拥有同时处理许多事情的才智,这是他们的最大长处。不过,考虑问题缺乏一贯性,经常失言,过于轻率,自我评价高,喜欢干涉别人的言行等,则是其缺点。

    长着孩子脸形,却是年纪不小的成年人,虽然有未成熟的外表却有着老成的表现,看起来使人觉得不协调。此种类型的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而且个性好强,所以也可称为显示性格。

    这种人的周围,永远都洋溢着热闹的气氛,如果话题不是以他为中心,他就不会愉快。此外,完全不听他人的话,可以说是任性类型。这种类型人的特征是,即使认识浅薄,但却拥有广泛的知识,他们利用这种知识,去批评小说、音乐、甚至戏剧,因此而显得谈吐风趣。

    2.观“鼻语”,知内心

    人的鼻子有没有身体语言,学者们看法不一,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

    认为鼻子没有身体语言的理由是,鼻子本身是不能动作的器官,就像耳朵一样,因此,它们自身不能发出“姿势”信息,也就不可能有身体语言。至于用手摸鼻子和摸耳朵所发出的信息,应归为手的“语言”。

    事实上,鼻子跟耳朵不同,耳朵确实不会动。就这一点,人不如有些动物,如狗遇到“风吹草动”,就竖起耳朵,这表明有“情况”。人的耳朵是“死”的,它只能跟着头动,而自己不会独立地动。但鼻子则不然,它可以自己动。比如,人们都熟悉的“嗤之以鼻”这个词,实际上是有动作的,也就是说,在发出“嗤”的声音时,鼻子是往上提的,只不过动作轻微,不易察觉,但轻微也是有动作的,也是能发出“瞧不起某人”这种信息的。

    有位研究身体语言的学者,为了弄清“鼻子”的“语言”问题,专门做了一次观察“鼻语”的旅行。他去车站观察,在码头观察,到机场观察。他旅行了一个星期,观察了一个星期。由此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旅途中是身体语言最丰富的。因为各种地区、各种年龄、各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