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 闻声听音,1分钟读懂他人心(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试图说谎和正在说谎的人,他们的心里一定会先武装起来,就像闭得紧紧的河蚌一样,你愈急着把它打开,它反而闭得愈紧。如果你暂时不去理会它,它就会解除心中的武装,一会儿它自然就打开了。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所以这个时候,不要和他正面冲突,我们应该在对方有些动摇的时候,找出对方的弱点,运用循循善诱的方法使对方信赖你,让他有一种安全感。也就是说,我们要运用技巧,使对方因为你的影响而把实话完全吐露出来。

    (2)使对方反反复复地做出同样的事

    谎话只能说一次,如果经过两次、三次的重复,或多或少就会露出马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例如:同事打电话来说:“对不起,我家今天来客人了,不能去上班了,麻烦你帮我向领导请个假,谢谢!回头请你吃饭。”等过了几天以后,你可以不经意地问他:“前几天你为什么要请假呢?请假可是要扣全勤奖的哟!”这时他可能会说:“没办法呀,我家宝宝得了急病!”由此,我们就很容易判断了,不是吗?

    (3)要有效地利用证据

    迫使说谎者说出实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拿出有效的物证,它是识破谎言最好的方法,也是最有力的武器。因为不论对方多么的巧舌如簧,只要我们有确凿的证据,他就不得不俯首承认了。

    上述方法,到底运用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呢?当然,这要看对方的情况而定了。有时不能只用一种方法,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听其声,辨其人

    古人讲,心动为性——“神”和“气”——性发成声。意思是讲,声音的产生依靠自然之气(空气),也与内在的“性”密不可分。声音又与说话者当下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大小、轻重、缓急、长短、清浊都有变化,这与人的特性也是息息相关的,这就是闻声辨人的基础。

    郑子产一次外出巡察,突然听到山那边传来妇女的悲恸哭声。随从们面视郑子产,等候他的命令,准备救助,不料郑子产却命令他们立刻拘捕那名女子。随从不敢多言,遵令而行,逮捕了那位女子,当时她正在丈夫新坟前面哀哭亡夫。人生有三大悲: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可见该女子的可怜。以郑子产的英明,不会对此妇动粗,其中缘由,是因为郑子产的闻声辨人之术也。郑子产解释说,那妇人的哭声,没有哀恸之情,反蓄恐惧之意,故疑其中有诈。审问的结果,果然是妇女与人通奸,谋害亲夫之故。

    郑子产闻声辨人的技巧已是很高明。但孔子也深谙此道,且似乎比郑子产还高出一筹。虽然孔子讲过“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但他凭外貌声色取人的功夫,却同样不失水准。

    孔子在返还齐国的途中,听到非常哀切的哭声,他对左右讲:“此哭哀则哀矣,然非哀者之哀也。”碰到那个哀哭的人之后,才知道他叫丘吾子,又问其痛哭的原因,丘吾子说:“我少年时喜欢学习,周游天下,竟不能为父母双亲送终,这是一大过失。我为齐国臣子多年,齐君骄横奢侈,失天下人心,我多次劝谏不能成功,这是第二大过失。我生平交友无数,深情厚谊,不料后来都绝交了,这是第三大过失。我为人子不孝,为人臣不忠,为人友不诚,还有何颜立在世上?”说完便投水而死。丘吾子的三晦痛哭,是今天社会中再难重现的古士高风,而孔子能听音辨人心事,亦非常人之资赋也,所以流传后世。

    由声音来辨别一个人的心事,还可由声音判断一个人的心胸、职业、志向等情况。心胸宽广、志向远大的人,声音有平扭亡远之志,而且声清气壮,有雄浑沉重之势。身短声雄的人,自然不可小视。从身材来看,身高的,由于丹田距声带、共鸣腔远,气息冲击的距离加长,力量弱化,因此声音显得细弱,振荡轻;身矮的,往往声气十足,因为距离短,气息冲击力大,声带与共鸣腔易于打开。但受过发声练习的人,又当别论。

    人的声音各有不同:有的洪亮,有的沙哑,有的尖细,有的粗重。有的薄如金属之音,有的厚重如皮鼓之声,有的清脆如玉珠落盘,字正腔圆。有的身材矮小,声音却非常宏亮,有的高大魁梧,说话却细声细气,有气无力。古人正是对这些情况加以归纳总结,得出了以声辨人的规律。

    现代生理学和物理学已经证明,声音的生理基础由肺、气管、喉头、声带,口腔、鼻腔三大部分构成,声音发生的动力是肺,肺决定气流量的大小,音量的大小主要由喉头和声带构成的颤动体系决定,音色主要取决于由口腔和鼻腔构成的共鸣器系统。声音是物体震动空气而形成的,声音是人的听觉器官——耳的感觉。声音的音量有大小之分,音色的美丑之别,另有音高、音长之分。

    人类的声音,由于健康状况的不同,生存环境的不同,先天秉赋的不同,后天修养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声音不仅在一定程腔,发出的声音才会洪亮悦耳,中气十足。没有经过发声练习的人,声音不圆润,沙哑,也不高亢洪亮,因此歌声如击败革,或者是苍白无力。唱歌时所用的腹部之气,相当于丹田之气。用腹腰肌肉紧迫腹中气流,爆破式地冲击声带和共鸣腔,发出的声音就有洪亮悦耳的效果,但引领气息冲击共鸣腔是有诀窍和技巧的。

    丹田的气充沛,因此声音沉雄厚重,韵致远响,这是肾水充沛的征象,由此可知其人身体健壮,能胜福贵。同时,丹田之气冲击声带而来的声音洪亮悦耳,柔致有情,甜润婉转,给人舒服浑厚的美感。

    发于喉头、止于舌齿之间的根基浅薄的声音,给人虚弱衰颓之感,显得中气不足,这也是一个人精神不振,身体虚弱,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以声音来判断人的心性才能,尚有许多未知的空白,而且可信度有多高,也尚无定论,但其中的奥妙,是值得研究的。其基本原则并不只是悦耳动听、洪亮高亢。

    《礼记·乐记》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对于一种事物由感而生,必然表现在声音上。人的声音随着内心世界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说“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

    声音不但与气能结合,也和心情相呼应。因为声音会随内心变化而变化,所以:

    内心平静声音也就平和;

    内心清顺畅达时,就会有清亮和畅声音;

    内心渐趋兴盛之时,就有言语偏激之声。

    这样不就可以从一个人的声音判断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吗?有关这方面的知识,《逸周书·视听篇》讲到的四点值得研究:内心不诚实的人,说话支支吾吾,这是心虚的表现;

    内心诚信的人,说话声音清脆而且节奏分明,这是坦然的表现;

    内心卑鄙乖张的人,心怀鬼胎,因此声音阴阳怪气,非常刺耳;

    内心宽宏柔和的人,说话声音温柔和缓,如细水长流,不紧不慢。

    现代心理学也认为,不同的声音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音低而粗。这类人较有作为,较现实,或许也可以说是比较成熟潇洒,较有适应力。

    (2)声音洪亮。此类人精力充沛,具有艺术家气质,有荣誉感,有情趣,热情。

    (3)讲话的速度快。此类人朝气蓬勃,活力十足,性格外向。

    (4)外带语尾音。这类型的人,精神高昂,有点女性化,具有艺术家的气质。

    以上这四种类型的声音,不论在交易或说服的工作上,都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同样也有产生负面作用的声音。

    (1)鼻音。大部分人都不喜欢这种声音。

    (2)语音平板。较男性化、较沉默、内向冷漠。

    (3)使人产生紧张压迫的声音。这类人很自傲,喜以武力解决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